上个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原铁道部所在地正式挂牌亮相,意味着铁路市场化改革大幕拉开,这将对煤炭行业带来重大影响。 一是铁路建设加快有望带动煤炭需求。 去年底至今,铁道部不断提高2013年铁路投资目标,从最初的5300亿元提高至目前的6500亿元,其中52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凸显政府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拉动内需的愿望。在前不久的地方“两会”上,多个地区将铁路投资作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计划将今年的铁路投资额翻番。铁路市场化改革有望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进程,在今年中央和各地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的情况下,铁路投资额将继续提高,从而间接对钢铁和焦炭需求产生坚实支撑,有利于刺激煤炭需求。 二是煤炭运输“瓶颈”有望缓解。 我国煤炭供给和消费区域分布不均衡,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跨区域大市场与若干区域小市场并存的格局。目前,在部分区域,铁路运力不能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而且运输结构也不能适应煤炭供需结构的变化。过去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铁道部掌握着行业管理权及资源配置权,垄断了全国路轨建设及煤炭运输车皮调配。 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正处于“阵痛期”,一方面,总长度近3万公里的铁路正在建设当中,运力尚无法释放;另一方面,既有铁路运输能力特别是货运能力正趋于饱和。近几年来,每年煤炭铁路运力增量有限,且都在大秦线和侯月线。今后,铁路运力的结构调整,将不再是单纯增加运力,而是加快铁路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综合运输能力。 多年来,我国煤炭供需总体平衡,之所以会出现局部地区不平衡,是因为铁路运输高度垄断,运输结构不合理。我国并不缺煤,而是运输能力不足。铁路市场化改革,如果能从体制上规范铁路运输秩序,在运力上调整运输结构,在运营中消除违规经营,将会大大优化煤炭市场秩序,煤炭铁路运输“瓶颈”将有望缓解。 三是有利于推动煤炭市场化改革。 过去,铁道部既是国务院行政部门,又是铁路运营部门。在煤炭运输中,极易产生不透明的铁路运力交易。由寻租行为带来的运输成本传导至煤炭价格,使西部和东北地区煤炭到货价格居高不下,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煤炭供需结构性矛盾也加剧了。 建立基于需求的有效供应机制,最终将铁路运力纳入市场交易,有助于建立公开透明的铁路运力交易市场,健全运力监管,减少铁路运输中的寻租行为,从而减少煤炭流通成本,使原来隐性的寻租费用变成显性的价格传导,煤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推动煤炭市场化改革。 总之,铁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高度重视铁路市场化改革给煤炭行业带来的影响。铁路运输市场化改革对煤炭行业来说利弊共存,利大于弊,我们期待。煤炭企业要抓住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未雨绸缪,及早准备。 (作者分别为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顾问、中国煤炭市场网分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