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莆铁路大大缩短了赣闽两省的时空距离,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的人员、物资、信息、资金交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向莆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连接我国中部地区和内陆腹地的快速铁路,也是江西省等中部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在近期的报道中均称向莆铁路是最美铁路。向莆铁路因何称最美铁路?除自然生成的美丽外,更为关键的是向莆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对水脉的保护、弃碴的处理和植被的恢复做足了功夫,使自然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 向莆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水脉保护得好。采访向莆铁路建设的指挥者时,他很形象地告诉笔者:地下水脉就和人体内的血管一样,必须保持畅通。向莆铁路在建设前期的勘探设计过程中就线路经过的山脉水流和地质情况进行了周密的普查和科学的分析,不需要碰到的水脉就不去触动,需要触动的也尽量减轻对水脉的影响,有的地方以“渡槽”保持水脉的畅通和线路基础的稳固,同时保持原有的地下水分。因此,此前在向莆铁路采风时进入过青云山、雪峰山等长大隧道,没有发现隧道渗水的现象。 向莆铁路在建设过程的弃碴处理得好。向莆铁路的建设与传统的铁路建设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是沿山沿江河而建,而是能下地的就开挖隧道,能过河的就架桥,这样庞大的建设工程按常理判断,近80%的线路是建在隧道和桥梁上的,产生大量的弃碴在所难免。但事实上,乘车经过向莆铁路沿线几乎看不到因建设而堆积的弃碴。据悉,向莆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已经对可能产生的弃碴进行了科学的预算,并寻找合适地方安置弃碴,对数量较大的地方为防止弃碴和粉尘流泄,采用了“围堰”的方式,既保证弃碴堆积的需要,又杜绝了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弃碴进行植被覆盖,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的弃碴已经被植被完全覆盖,甚至看不出是弃碴堆积场。 向莆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植被恢复得好。铁路沿线原生态的植被本身就很秀美,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在隧道开挖、桥梁架设时就很重视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有的地方边施工边恢复,对开挖过的地表种植草木,因此现在看向莆铁路沿线的一些植被,几乎看不出动过的痕迹,即使是在地面上铺设的线路,在工程的后期也都进行了绿化,种植了花草,使环境更加优美,乘车经过的路段根本看不到裸露的地表。 因为向莆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以上三个方面做足了功夫,且与原生态环境相融合,因此称得上是“绿色工程”。当明天在向莆铁路乘车旅行,欣赏秀美的山水画卷时,应当记住工程建设者对环境保护的功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