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18时40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2000多名采摘枸杞的农民工从呼铁局包头车务段公庙子车站乘坐着L104/1次火车专列,缓缓驶向安徽阜阳。 夏末秋初,走进河套腹地乌拉特前旗先锋镇,犹如走进丰收的海洋。放眼望去,6万多亩枸杞园红绿相间,层层叠叠,别有一番风景。 素有“中国枸杞第一镇”的先锋镇隶属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东临包头市、北靠110国道、西接乌拉山、南与鄂尔多斯隔黄河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以枸杞为支柱产业,当地农民60%的收入来自枸杞产销。今年先锋镇种植的6万亩枸杞,将产出5000多吨枸杞干果实,比去年增收10个百分点。每年夏季枸杞成熟的时候,来自安徽、河南、陕西、宁夏等地的大量农民工就会涌入先锋镇帮助采摘枸杞。他们零星来,集中走,使得返乡乘车成了老大难问题。 密切关注采摘枸杞农民工返乡的呼和浩特铁路局,努力克服暑运客流大、运力紧张等困难,积极筹备车辆和人员,并向中国铁路总公司申请,组织于8月9日、13日开行公庙子至阜阳L104/1次运送采摘枸杞农民工专列,确保他们平安、快速返乡。为了让采摘枸杞农民工了解专列开行信息,包头车务段组织人员深入村庄、田间地头进行宣传,并印制5000份“乘车须知”发到每名返程农民工手中。 公庙子站是呼铁局包头车务段包兰线上的一个四等站,日均发送旅客40人。在这样一个仅有12人,站台宽仅有3.9米的小站,组织2000多人安全乘车难度巨大。为了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返乡,包头车务段制定了周密的组织方案,抽调50名机关干部进站帮班,重点加强广场候车区、候车缓冲区、站台两端、检票口、三品卡堵口等主要部位组织工作。同时,包头车务段还在站前广场和站台增设2个饮水保温桶、免费提供矿泉水,配备了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救心丸等防暑降温和急救药品,30个小喇叭、30把遮阳伞、200把塑料凳;增设重点旅客服务区,及时把老、幼、病、残等旅客安排至独立候车区。 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候车环境,包头车务段联系施工队在公庙子站区搭建临时厕所;请专业人员制作了两道长190米的防护栏,形成“安全缓冲区”。为克服公庙子站内候车室小,包头车务段抽调力量将站前广场当做候车室,临时搭建了15个候车棚,用白石灰粉对候车区进行对号划分,保证各车厢乘客按照顺序排队候车。此外,呼铁局还将加大对所有旅客行李的安检工作,提前印制了1万个“已安检”标签,贴在已安检的行李上,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 此外,呼铁局包头车辆段接到开行枸杞专列的客调命令后,组织18名技术骨干加班加点对临客车辆转向架、制动装置、轮对、车钩等重点部位和客车电器设施、茶炉等服务设施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特别对车辆所有电扇设备进行仔细检修,确保炎热高温的天气下,所有风扇都能正常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