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列车高速运行,需要强大的动力,这动力便由高铁接触网提供。每当夜幕降临,一列列动车组开回动车所检修,高铁线路上寂静下来的时候,负责高铁电网设备检修的接触网工们就出征了。 蚊虫飞舞毒蛇出没的地方 这次检修作业点位于南京市郊外的浦口站。通往高铁线路的通道口,位于一片池塘和水稻田旁边。晚上八九点钟,上海铁路局南京供电段南京高铁车间南京南网工区的接触网工们,在工长王道树的带领下,早早地来到了通道外等候。 漆黑的夜晚,星星在头顶闪烁,池塘里蛙声一片。手电筒、头灯一照,各种蚊虫在眼前飞舞,尽管大家身穿黄颜色的长袖工作服,但手、脸、脖子等裸露部位,还是不断受到“轮番轰炸”。脚下草丛中,偶尔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那是毒蛇在游过。 王道树工长介绍说:“蚊不叮和蛇药是我们的常规装备,上班都要随身携带。” 天再热也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 8月中旬,白天南京最高气温达39℃,夜晚没有风,异常闷热。头戴带有头灯的安全帽,身穿厚厚的长袖防护服,手戴防护手套,脚蹬胶底绝缘鞋,这就是接触网工们的标准装备。 王道树解释说:“接触网工需要登高作业,在接触网和悬挂设备之间穿行,规章规定,再热的天气也要穿长袖工作服。一个通宵的检修作业,职工们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 “蜘蛛侠”人人身怀绝技 车间党支部书记姚昌伦介绍说,经过几年的历练,接触网工们的理论和实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车间涌现出一批批技术能手,在上级举办的技术比武中,屡屡取得佳绩。 今年37岁的工长王道树,是接触网高级技师,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对于接触网的原理和性能,以及安全关键点,他了如指掌。他手下年轻的接触网工们,也各有所长。 有这样一批技术能手,每天对接触网进行实时监控、精心检修,高铁安全就有了保障。 在5.1米高的空中“飞翔” 夜间22点45分,对讲机中传来可以上道开始检修的调度命令。静等着的接触网工们手拿肩扛着检修设备和材料,登上了高铁线路。挂接地封线、组装梯车、清点分发工具,他们干起活来显得娴熟而自信。 姚昌伦书记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早在中午12点施工计划得到批准后,他们就在基地开始准备,工长将每一道工序分工到人,然后,人人复述自己的任务,展开安全预想,这一切录音笔都记录了下来,签字存档。“每一根电杆,每一段接触网都能追溯到作业人员。”姚昌伦说道。 接触网的力矩是否正常?接触装置、悬挂装置是否完好?每一点都要仔细查看。登上五米多高的梯车,再从梯车爬上悬挂臂,接触网工们身手敏捷,犹如在高铁上空飞翔,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三点半。 四点后,第一列试验列车开出。天亮后,一列列高铁呼啸而过,没人知道接触网工们在此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刘建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