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旅客还是“变相涨价”——各方解读铁路部门退票新规 记者26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自2013年9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调整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实行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这种新的退票办法,到底能不能解决退票越来越多的现象,各方解读不一。 铁总:避免铁路运力资源浪费 梯次退票方案,就是指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退票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20%退票费。 “像去年、今年春节前四五天,窗口排队买票的人不算多,倒是退票窗口排长队。”北京火车站副站长王九辉说。 北京铁路局客票负责人告诉记者,像今年春节前火车票最紧张的几天,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每天的退票量总共超过3万张。而每天的电话订票量约为7万张,没取的有2万张。平均每天通过电话和窗口的退票量差不多有5万张。 据铁总统计,2013年1月1日至7月15日,全国铁路日均退票量同比增加77.6%。今年暑运前期日均退票量是日常退票量的2倍,同比增长50.4%;今年春运期间日均退票量是日常退票量的3倍,同比增长110%。 特别是退票时间集中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退票的比例为73.5%,24至48小时退票的比例为11.7%,48小时以上退票的比例为14.8%。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是旅客同时预订了不同时间和车次、席别的车票,等到临走才退掉多订的车票。这样增加了这类车票发售的难度,造成了铁路运力资源的浪费。”这位负责人说。 他说,临开车前才退票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给铁路部门造成“麻烦”只是一方面,还给其他更多买不上票的旅客带来了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