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日起,火车票退改签将实行新办法——全国通退通签和梯次退票方案。通退通签是指,旅客退票和改签由原来的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仅能在购票地车站或票面乘车站办理,改为可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梯次退票是指:开车前48小时以上退票的,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的,收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收20%退票费。 火车票多年来一直实行高达20%的退票费,2011年9月才降至5%。下调不到两年又改为梯次退票,网友纷纷质疑是“变相涨回退票费”。梯次退票方法在民航施行多年,却未见指责。火车票的效仿却引起争议,这是为什么?比较之后就会发现,火车票的效仿并不全面。 首先,机票退票费虽然也是梯次式,但不是“一刀切”。根据民航局规定:起飞前24小时以前申请退票的,应交纳最高不超过10%的退票费;起飞前24小时至2小时申请退票的,应交纳不超20%的退票费;起飞前2小时内申请退票的,应交纳不超过30%的退票费。但民航局也称,各航空公司可以制定各自的标准。 因此,各航空公司对不同舱位、折扣和退票时间的票均有不同的退票标准,严格按照民航局规定执行者甚少。以南航为例,其散客退票政策为:无论舱位,全价票一律免收退票手续费;票价7折至9.9折经济舱之间的,收取票面价10%的手续费;5折至6.9折之间的,收20%;4折至4.9折之间的,收50%;票价4折以下的退票,按具体运价产品使用条件执行。 可见,机票实行梯次退票的同时,还与折扣挂钩,折扣越大,退票费也越高,体现出“付出与服务对等”。反观火车票,退票费和票面价值无关,打折的情况也少之又少。 其次,在退票的便利性上,火车票比机票差得更远。购买机票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销售实现,退票也同样如此。即使要去代理点,因为机票代理的全面开放,找到代理点也不会太难。反观火车票退票,尽管即将实行通退通签,选择面也不过是从几家火车站扩大到所有火车站,有进步,但很难说有了很大方便。 事实上,退票的成本不仅包括金钱损失,还有时间成本。退张火车票要跑火车站,显然会影响人们及时退票。令人不解的是,火车票已经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订购,高铁票也实现了网上退票,普通火车票的退票却还停留在前互联网的时代,甚至连铁路自营的代理点也不行。 除此之外,航空公司还可为全价机票保留1年的有效期;如果旅客由于本身事由误班而退票,需交纳原票款50%的退票费,但还可退回一半的钱。这些特色服务更是火车票所欠缺的。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火车票退票只是半吊子航空化,只挑了有利于自己的部分学习,这种只占便宜不吃亏的做法,遭到质疑也就不奇怪了。铁道部门称,因为退票费的降低,人们常常多订票,退票量因此日益增大,实行阶梯退票是为了有效避免运力的浪费。事实上,人们多订再退是害怕走不了而先占个坑,根本原因还是“一票难求”的供需矛盾。 降低退票率的治本之策,或许要等待供需矛盾的缓解和铁路经营打破垄断,但改善退票的便利性,同样有利于加速退票周转进行二次销售。单拣最方便的提价来做,而不是向自身管理要效率,这才是梯次退票让人不满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