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1日讯(记者宋一安)9月1日起,一批涉及民生的新规开始施行。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同时实行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将收取最低5%、最高20%退票费;用户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等入网时,必须进行实名制登记。 开车前不足24小时收20%退票费 自9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实行新的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推出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业务,即旅客退票和改签由原来的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仅能在购票地车站或票面乘车站办理,改为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可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 同时,新方案规定,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退票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20%退票费。 针对有媒体质疑铁路部门新规实施梯次退票方案是变向抬高退票费。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这次铁路部门根据旅客购票规律,制定实施梯次退票方案,主要目的就在于引导旅客提前退票,加快车票周转,让二次购票时间更加充裕,方便其他旅客出行。 中国中小学生将有唯一学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从9月1日秋季新学年开学起,中国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我国每个中小学生都将有唯一学籍号,实行“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2013年8月11日,教育部以教基一〔2013〕7号印发《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该《办法》分总则、学籍建立、学籍变动管理、保障措施、附则5章30条,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据悉,今年10月底前全国将完成中小学生信息采集录入。采集工作将采取家长签字、修改留痕等技术手段,可实现逐级核查、永久追踪,从技术上防止随意修改学生学籍信息。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8月22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学籍管理办法设计了学生学籍档案的基本内容,除学籍基础信息外,还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体质健康测试及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励信息以及享受资助信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