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2月28日电(记者 蔡双燕)28日上午9:10分,渝利铁路首趟班列D2266次动车组从重庆北站准时发车,由此,标志着中国沿江铁路大通道的最后一个节点已经打通,沪汉渝蓉大通道正式形成。 东起上海,西至成都,被长江贯穿的广阔地带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建国60年来,这个重要的经济带却一直没能成形一条连通东西的快速通道。上个世纪90年代,坐火车从重庆到上海,要向南经过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绕个大圈子,即使是特快列车,也需要三天两夜70多个小时,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川渝两地经济发展。 1999年,秦沈客运专线的开工拉开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高速化改造的序幕,铁道部《“十五”期间铁路提速规划》提出:到“十五”末期,初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连接全国主要城市的全路快速客运网。中国政府《“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中国要初步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五纵是指五条南北方向的综合运输通道,“五横”是五条东西方向的综合运输通道,其中上海经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沪汉渝蓉线将长江上中下游的重要节点城市联系起来,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大动脉。 2008年至2012年,中国相继建成了合宁客运专线、沪宁高速铁路、合武铁路客运专线、宜万铁路、汉宜高速铁路、遂渝铁路二线、达成铁路,沿江大通道已经呼之欲出,最后的缺口就在重庆与湖北利川之间。 2008年,渝利铁路开工建设,全线长度约264公里,它需要穿越四川盆地东部的重重山峦,还需要多次穿越长江,地形复杂,地质条件不佳,建设难度极大。 负责渝利铁路建设的有中国中铁十一、十二、十八局,中铁大桥局,隧道局等10家施工单位,最高峰时参建人员达4万余人。 2013年10月,历经5年的艰苦工作,渝利铁路全线建成,全线桥梁总长约57公里、隧道总长约183公里,桥隧比重高达81%。其中,蔡家沟双线特大桥最高桥墩达139米,创造了世界第一。 渝利铁路的建成通车,不仅标志着中国中部大动脉实现了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的综合快速交通,也将极大的推动西部重镇重庆的经济发展,从此,重庆并入全国1万多公里的快速铁路运输网,实现4小时到武汉,10小时到京、沪,8小时到广州的“8小时出海”之梦。 重庆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统筹办副主任汪钦琳表示,渝利铁路对加快重庆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下一步重庆将加快在建的兰渝、成渝客运专线、渝黔等项目建设,推进郑万、黔张常、渝昆等干线铁路早日开工,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1枢纽13干线2支线”铁路网,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 <?<标志着中国中部大动脉实现了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的综合快速交通,也将极大的推动西部重镇重庆的经济发展,从此,重庆并入全国1万多公里的快速铁路运输网,实现4小时到武汉,10小时到京、沪,8小时到广州的“8小时出海”之梦。 作者:蔡双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