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是城市的重要形象窗口,理应在服务上多下功夫,尽量为广大旅客提供方便。“待旅客如亲人”的行业标语,不能沦为一句空话,而应当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落到实处,否则,就是脱离旅客、脱离群众 ,忘记了群众路线。 1月22日5时23分有网友发微博称,武汉火车站晚上把候车旅客赶出车站后关门,旅客只能在站外露天候车。当日下午,武汉火车站官方微博回应称,在夜间无列车运营时段关闭候车区域是国际国内铁路客运站的通用做法,主要原因一是要进行相应施工和设备设施检测,二是出于节能环保的考虑,封闭候车室每小时可节约电力2000度左右。(1月23日《长江日报》) 数九寒冬里,夜间温度几乎都在0℃以下,可火车站却大门紧闭,准备乘坐头班车的旅客只好在冷风中彻夜等候,或者挤到狭小的自助银行里避寒……网友发布的照片,让人看了不由得心酸。要知道,这些在寒风中挨冻的旅客,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省钱,火车站附近的酒店和旅馆房间价格动辄二三百元,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人来说,抵得上他们几天的劳动报酬。可是,严冬里长时间暴露在寒风中,身体健壮的年轻人尚且会瑟瑟发抖,更不用说老人和孩子了。 大多数火车站的头班车一般在早上5点左右,离火车站近的旅客勉强可以赶过去,可是对于离火车站比较远的旅客而言,赶头班车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一方面,早上四点多钟就要从家里出发去车站,而这个时候很多公交车还没发首班车,路上的出租车也比较少;另一方面,路上一旦遇到堵车等意外情况,很容易赶不上火车。在春运“一票难求”的紧张局面下,为了不荒废好不容易抢到的车票,一些旅客只好头天晚上就去火车站候车。可是,很多车站的候车厅晚上11点至次日早上5点左右关门谢客,乘客只得在站外候车。要是天气暖和也就罢了,可是在寒冬里露天等上一晚,谁受得了? 面对外界的批评和质疑,武汉火车站用所谓的“国际惯例”来回应,这显然难以服众。虽然高铁车站夜间封闭检修是出于安全考虑,关闭站内灯光也确实可以省不少电,但是这些因素都不能成为火车站夜间关门逐客的正当理由。偌大的火车站,即便夜间要封闭检修、节约能源,也完全可以在候车室关闭期间,为少数特殊旅客开设一个小型的临时候车区,配备座椅、开水、暖气、厕所等基本服务设施,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巡视、引导,让旅客不至于像难民一样在寒冬里露宿街头。这么做虽然会耗费一些资金,但小小的候车区传递给旅客的温情,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事实上,火车站深夜关门逐客的冷漠之举,不仅存在于武汉一地。只是因为在站外彻夜等车的人比较少,而且多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舆论空间中缺乏话语权,面对火车站的冷漠,他们即便有诸多牢骚和不满,也无力改变,只能被迫忍受。火车站是城市的重要形象窗口,理应在服务上多下功夫,尽量为广大旅客提供方便,而不能只顾自己的便利,无视乘客的需求。“待旅客如亲人”的行业标语,不能沦为一句空话,而应当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落到实处,否则,就是脱离旅客、脱离群众,忘记了群众路线。本报评论员 李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