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1月30日电(记者骆晓飞)伴随着新年的来临和持续的晴天带来的气温回升,青藏高原东北部已经迎来了春的气息,城里乡间,四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在青、甘两省交界的祁连山高山区,却依然冰雪覆盖,一片沉寂。然而,当记者走进纵深好几千米的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工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里的“大年”别有一番滋味。 阴冷潮湿,机械轰鸣,四处充斥着呛人烟尘的隧道深处,李吉生每天至少要工作12个小时。作为祁连山2号隧道进口架子一队的副队长,掌子面开挖中的风枪打眼、爆破出渣、喷浆支护等一系列工序,哪一个都离不开他。 “自从来到祁连山,我们一家4口人就没有在一起过过年。每到过年的时候,恰恰也是工地上最缺人的时候。”李吉生说。 他告诉记者,作为掌子面开挖的负责人,他的工作关系到生产安全,关系到施工进度,也关系到施工质量。所以,不仅需要业务流程熟悉,而且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在关键时候也要带头舍小家、顾大家。 “否则,队伍不好带啊!”他笑着对记者说,这个春节,他本可以回家和家里人一起过年,然而想到为之付出了4年的隧道在春节前后要贯通,他就毫不犹豫地留下来了。 大年三十前两天,李吉生负责的进口掌子面和出口方向的掌子面在最后一次爆破中同时消失,祁连山2号隧道贯通。 “洞子通了,一下子感觉到洞子里面的烟尘没有那么大了,空气清爽了很多。”李吉生笑着说,他根本不曾想到这竟然是看到自己挖了4年的隧道贯通之后的第一个感觉。 尽管隧道贯通了,但是后续的工作还需要三、四个月。所以,这个春节,李吉生依然选择在祁连山中的工地上过年。 “贯通了,压力没有那么大了。今年过年,大年三十下午和初一上午可以休息。”李吉生说,“三十晚上,工友们还可以一起吃个年夜饭。” 在记者采访就要结束的时候,李吉生接到了大女儿打来的电话。他告诉记者,当列车员的女儿今年也不能回家过年了。 “工地上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还是很热闹的,就是有规定,不能喝酒!” 李吉生说,大过年的没有酒,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甘青项目经理部党工委书记郭育红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在祁连山脚下,有1000多名铁路技术和施工人员像李吉生一样坚守在隧道施工第一线,他们不能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年,也没有白昼之分,因为工地上24小时倒班不停工。 “山上条件太艰苦,项目部所能做的除了及时兑现工资和奖金,就是年夜饭给大家做得尽可能丰盛一点。但是,毕竟远离家人过年的"年味"还是不一样啊!”郭育红说。 由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承建的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全长16.3公里,主要工程祁连山1号隧道和祁连山2号隧道两座隧道均为级风险隧道。自2010年2月开工以来,目前长9.49公里的祁连山2号隧道已经贯通,祁连山1号隧道尚剩余约700米。 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高铁,是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这一铁路预计于2014年底通车。 作者:骆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