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2月2日电(吕莉娜 齐顺祥)又是一年战春运。小年夜、除夕夜、元宵节,当千家万户庆团圆时,铁路职工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确保客车安全正点出行。 对旅客而言,数亿人候鸟般迁徙的春运旅程,是顺利返程的希望,也是安全回家的喜悦;对铁路职工而言,只要火车在奔跑,就意味着沉甸甸的安全责任、全身心的真情服务、默默的奉献付出。 “它急我更急” 人物镜头一:范望生,53岁,武昌客车车辆段汉口乘务车间质检员。 两周前,正在质检把关的他因突发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医院,出院的第二天春运就开始了。范师傅没有接受医生让他休息一段时间的建议,稍作休息就悄悄地回到车间上班。 节前正值返程高峰,春运客流一路攀升,图定12趟23列客车质量把关、4趟7组临客台账整理的工作量也是越来越大,由于一直未能很好休息,范望生的面色显得苍白,经常额头上都是汗却顾不上擦。大伙见了,都劝他回去休息,可他说:“春运是全年最忙的时候,人手紧,重的活儿干不了,你们的台账就由我来管好了。现在车间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放心我是绝不会给你们添乱的。” “多问一声多嘱咐一句” 人物镜头二:程波,43岁,武昌客车车辆段汉口乘务车间上部整备班工长。 “明天节前春运任务就全部完了,临客整修期间大伙儿还得按照各自分工,劲儿往一处使,把这场硬仗拿下….”谁曾想到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者正身患重感冒,发烧高达38度5,而有着3年腰伤病史的他此时吃着退烧药、消炎药依然在工作岗位上。 作为上部整备班工长,程波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0个年头。按理说有过这么多年的春运经验,只要按部就班今年的春运工作就可以轻松拿下,他却一点都不怠慢。目前,他负责的3趟5列临客“绿皮车”的“驱寒送暖”点火试验工作已全部验收合格,每天防止并解决“松、垮、脱”故障隐患20余件。程波说,“现在正是春运高峰期,我们丝毫不敢懈怠,班组的伙计们个个都很优秀很能干,但我在列车检修、应急处理上多问一声、多嘱咐一句,旅客就多一份保障。” “骚扰”电话话务员 人物镜头三:陈宝安,58岁,武昌客车车辆段汉口乘务车间值班员。 “凡是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而惟一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这是李大钊的一句格言,也是汉口乘务车间值班员陈宝安的真实写照。 作为车间生产指挥一线枢纽,值班员扮演着“军师”的重要角色,他们始终坚守在电脑、电话旁,为出行在外的乘务员们提供车间实时信息,及时收集乘务员提供的信息反馈工作。今年以来,实现人机联控的乘务巡检系统有效保障了乘务“两纪”,但密集的电话安全提示点却让他们“苦不堪言”:始发站、主要技检站、机车换向站……一个夜班下来,22个电话提示点,平均每15分钟就要打出一通电话,为乘务员电话安全提示46个。夜里困了,他都坚持开窗醒脑,确保每一个电话不漏掉、每一个信息及时传达。 陈师傅的儿子、妻子都是铁路职工,经常是一个下了夜班回家,另一个又要去上班,一家三口聚少离多。他说,“结婚这么久了,陪爱人就看过一次电影,但因头天值班太累,竟在电影院睡着了;一家人在一起吃年饭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可是一想到火车正点始发、安全到达,就觉得付出那么多很值得。” 当成千上万的人们踏上春运旅途时,铁路职工要付出比平时多几倍的精力去投入工作。于是,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病痛,丢下了自己的家庭,一切为了让旅客回家的路走的好。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