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2月7日电(记者杨坤)张露,听上去是个女性的名字,但今天所说的这个张露,却是个帅小伙—记者在春运返程途中采访到的一位“80后”列车长。 “来,老人家,把手给我,我扶您上车!”“哎,小朋友,别跑那么快,地上有雪,小心滑着了!”2月6日是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记者登上了由上海铁路局合肥客运段乘务的K8359次(淮北-合肥)列车。下午3时30分许,列车停靠在淮北站,正迎接旅客上车,一个身着制服、挂有“列车长”臂章的帅小伙在人群中忙个不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走上前去,看到了他胸牌上的名字:张露。 列车准点发车。记者所在的12号车厢,拥挤不堪,连动弹一下都很困难。过了许久,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同志,麻烦稍微让下,我来把这个行李包往里面推一推。”正是张露!忙完了12号车厢的工作,他停下手中的活儿,和记者聊了一会。 很快,张露打开了话匣子,“像过年、过节、周末啥的,对我们列车人员来说,是没什么概念的。我们都是上3天休3天,逢着上班,不管什么日子,都得到岗。” 张露告诉记者,“春节七天乐”,他休息了两天多时间。“大年三十晚上6点半,我们开的出乘会,然后进站接车,和另外5个同事一起进库看车。”张露说,年初一早上8点50分,列车由合肥开往淮北,下午将近两点到的淮北,然后下午3点56分从淮北返回合肥,晚上9点多到的合肥,“忙完到家后,快11点了。” 张露说,年初二、初三,他在家休息了两天,年初四下午6点半,他开完出乘会后,晚上10点15分从合肥发车到广州东,初五晚上11点11分到达;年初六零点零3分,从广州东返回合肥,初七凌晨1点48分抵达合肥,然后入库看车。8点50分又从合肥开往淮北,“下午3点56分从淮北返回合肥,也就是现在的这趟车。” “合肥到淮北273公里,到广州东1422公里”,对于记者问询的数字,张露脱口而出。记者掐指一算,从大年三十到初七,张露的行程近4000公里。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张露出生于1983年,是位“80后”的年轻列车长,此外,他的爱人也是一位乘务员,从春运开始到现在,他们还没在一起吃过一顿饭。作为“双乘务”家庭,他们只好把两岁大的儿子留在家中,交给父母看管。 “我们这趟车是为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而临时加开的,很多工作人员也是被临时抽调过来的,他们虽然经过了岗前培训,但工作经验不多,所以很多事情,我和另外一个列车长王晋明都得亲力亲为,像补票、送饭、供水等等。”张露说,“今年春运虽然遇上了雨雪天气,但我们会尽心尽力工作,确保各位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 晚上8时50分许,列车提前到达合肥站,其他乘务人员陆续忙好后开始回家。“我还要再检查一遍车厢,清理一下卫生死角,然后做好交接,才能回去。”站在瑟瑟寒风中的张露,和记者挥了挥手,走进了K8359次列车的一节车厢。 作者:杨坤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