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306官方网站消息,针对互联网上出现“12306网站用户信息在互联网上疯传”的报道,经12306官方网站认真核查,此泄露信息全部含有用户的明文密码。12306官方网站数据库所有用户密码均为多次加密的非明文转换码,网上泄露的用户信息系经其他网站或渠道流出。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12月25日新华网) 盛翔(湖南常德) 12306官方已经在自查基础上,排除12306官方平台泄密的可能;倘若这一澄清经得起考验,那么最大的嫌疑,显然就是那些第三方抢票软件。12306官方为此郑重提醒,“不要使用第三方抢票软件购票,或委托第三方网站购票”。可是,“一票难求”的公众,对这样的“郑重提醒”只能报以苦笑:倘若在官方网站上直接就能买到票,哪还会有什么抢票神器批量出现呢?必须通过抢票软件才能抢到票,这到底是人品的问题,还是技术的问题? 之前已有媒体曝光,部分抢票神器有捆绑式销售保险的功能,所以看似免费实则收费不菲;现在,抢票神器竟然成了泄密神器,更是让人内心饱含不安—是要车票,还是要隐私,这本该不是一个问题,如今却成了问题。虽然很多人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将问题归结到12306身上,确乎不甚公允,但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12306始终不改变,所以人们才不得不通过抢票神器去尝试改变12306—结果,却付出了惨痛的信息泄露代价。简言之,若是12306官方平台够强大,这场信息泄露本也可以避免。 多如牛毛的抢票神器,事实上已经构成个人信息安全的重大隐患;那些毫无安全可言的第三方抢票软件,或许早就应该被查封。一方面,我们当然期待警方能够迅速破案,查清12306用户信息泄露的原因所在,严肃惩处那些趁火打劫的不法分子;另一方面,12306官方也应该反思,有没有可能在技术上做更好的改进,或者能够屏蔽不法抢票软件,或者让用户无需借助第三方就能顺利买票? 回家真难,除了家人,原来最惦记我们的,竟然是黑客!我们不怕回家难,但是害怕被黑客惦记。如果说12306网站去年留给公众的最大印象是瘫痪,那么今年恐怕就是泄密了。甭管此次泄密事件与12306官方是否存在直接关系,也请不要只是简单地撇开干系,或者让人哭笑不得地“郑重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