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凌晨,春城昆明降下了2015年第一场雪,乘着瑞雪的好兆头,11时38分,由昆明开往北京的Z54次“临沧号”旅游文化列车踏雪上路,牵引这趟列车的HXD3D型机车将从北京往返6424公里,是全国铁路机车一次牵引里程之最。 机车从昆明到北京一个往返才入库整备,就拿一台机车中的其中一个轮子来说,要完成这一光荣旅途,必须转动1636688转,这对提供机车的昆明机务段电力检修车间车轮组工长钟燕昆来说,要接下这个“大单”,过去连做梦都没敢梦到过。 然而,这个全路最长机车交路的奇迹,在2014年7月1日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时被昆明机务段一举打破。 “10年前,机车入库整修一次,最远只能跑到宣威,顶多300多公里,还出不了省。”钟燕昆说。“后来整修一次跑到六盘水,再后来到长沙,如今直接一次性到北京,就像做梦一样。” 今年36岁,身形偏瘦的钟燕昆还兼任班组党支部书记,每一项工作到了他手里,他都能按照步骤分解出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由谁来干、干完了谁来验收,职工一目了然,对照工艺落实每一项步骤就行。 “就拿轮箍套装来说,我们实施五步工作法,5名职工的测量数据偏差只要超过0.10毫米,都不能套装。”钟燕昆说。 一个硕大的车轮,配合精度却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就是该段修车工艺保质量、机车质量保安全的质量管理思路。 该段现有12种型号的机车共计507台,从东方红系列、东风系列、韶山系列,到现在和谐系列,机型的复杂也是全路之最。 “有部分机型的机车现在已经买不到配件,配件用坏后,职工自发研制一些替代品,维持运用。”该段党委书记郭健介绍。“还有部分机车的网络故障,就连厂家都难以修复,最终一个个的硬骨头都被我们的职工啃下来。” 郭书记所说的啃硬骨头,其实就是该段多年来持续开展的小改小革活动,近10年来,小改小革的成果已经从过去的工装工具改善上升到电子电器故障,甚至部分机车网络插件和芯片问题都被攻克。 如今,该段已经申报并组建了“余四昆技师工作室”,成立了党员攻关活动站,每年的年初就主动找课题,组成技师攻关组、党员攻关组,把过去的单打独斗变成集中力量解决某一重大课题,设立项目基金,重奖技改组成员,激发职工的主动性。 钟燕昆所在的车轮组虽然面对的都是车轮、车轴等大部件,看似粗糙,他们却以精细的标准来落实每一道工序,5年来,经他们检修的机车轮对实现“零故障”、“零返厂”,在2014年6月,班组还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 “我们自己的火车能够健健康康地跑到北京,大家都觉得荣耀。”钟燕昆说。 “轮行万里、心以尺测”这一班组精神,不仅体现了车轮组对标准的敬畏,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精准的卡控,才保证了车行万里无故障的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