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春运大幕正式拉开。官方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8.07亿人次,日均达到7000万人次。据了解,为了保障春运工作顺利有序,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已经进入备战状态,多地火车站加开了临客,并开通售票取票的快速通道。 这么多年来,铁路的春运俨然和电视台的春晚都是一个样子,总少不了被人评头论足一番。但从笔者看来,对于春运,铁路一直在努力。 尤其是这一段时间针对2015年的春运,铁路部门颁布的一些相关的政策办法,势必会给今年的春运带来一些变化。以下就来简单的概括一下关于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努力的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方便旅客行程的调整,客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预售期延长后,顺应民意,铁路降低了旅客的退票成本。对开车前15天(不含)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 第二,针对囤票族,黄牛党,铁路部门打出了“组合拳”,在对售票系统升级不再出售行程冲突的火车票的同时,还打击冒用身份购票行为,其中包括:同城两个站的车票时间冲突无法购票,发车时间重合同城市不同火车站的票无法购票,同一名乘客购买同一天同一趟车不能分段购票。 第三,关注春运学生和务工人员“返乡票”,对学生票发售采取了提前预售和部分预留相结合的方式,以求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群体购票需求。在提前60天发售图定旅客列车车票的同时,使用临客列车车票票额以及学生票的剩余票额,用来办理务工人员团体往返票,以便使广大务工人员有更多选择机会,更好地满足务工人员返乡需求。 第四,为进一步提升铁路整体运力运能,更加贴合市场需求,满足旅客出行需要。今年春运,全路安排开行(调度)图定旅客列车2673.5对,节前、节后分别增开客车476对、515对,能力安排为历年之最。 不难看出,铁路部门一直在努力,努力探索最佳的方式让我们回家过年的道路变得更加通畅。可是春运是中国的特色,它是完全没有任何外部经验可以借鉴的,所有的举措都只能靠铁路部门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才能开发并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万民的理解与包容,而不是盲目的期待和病态的谩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