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铁道网通讯员胡志强)2月11日夜,四川电视台记者对成都供电段游走在深夜把握铁路“供水脉搏”的“听漏人”——成都北给水工区的管道维护工进行了跟班采访。据了解,采访内容将制作成“新春走基层”新闻于春节期间在四川电视台《四川新闻》中播出。 图为:2月11日23时许,四川电视台记者李艳军实地体验成都供电段“听漏人”的工作流程。 采访当日正是小年夜,22时许几个身穿黄色马甲的铁路职工借着头灯发出的微弱光线,与记者一同来到成都成华区驷马桥水厂通往成都火车站的小路上,用手中的仪器探寻着地下管道有无漏水的迹象。 一根听漏棒、一台听漏仪、一副耳机,这就是他们工作时的全部装备。他们背着一只蓝色的小匣子,戴着耳机,像医生听诊一般,将一只“听诊器”探向大地。技术员苏杰边走边向记者介绍道,“今天是小年夜,还有几天就是除夕夜了!为确保春运期间出行旅客能够及时喝到放心水,我们工区加大了对供水管道的巡检工作力度。”“这里的供水管道被埋在地下1米多深,仅靠视觉很难发现管道裂缝漏水,只有用这套专业设备逐段进行‘听诊’。如果供水管道漏水,听漏棒会感应到细微的漏水声传来的震动,通过仪器将声音放大,传到耳机里,我们就能判断出该处水管漏水,做好记录并提报,申请修复。” 每走几步,他们就要停下来,把听漏棒竖在路面,启动听漏仪听一会。苏杰告诉记者:“听漏”可是门技术活,为了避开白天日常生活噪音和来往车辆行人的干扰,精准查漏,我们都是采取夜间听漏、白天统计的工作方式,在每晚22点至凌晨零点,对给水管道漏水点进行逐一排查。苏杰和他的工友们今天检测的这段供水管道约有三公里,虽不算长,但他们隔几米就要检测一次,一趟下来也要耗费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听漏’这个工作同样也是个细致活,如果检测不仔细,一旦错过漏水点,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到成都火车站站房和始发、途径列车旅客的用水。特别是在春运期间,旅客的增多势必会造成列车用水量的增加,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管道漏水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趟列车无水可用,为旅客的出行带来不便。”在记者实地体验“听漏人”的工作流程时苏杰说到。 经过几户居民住房时,突兀的犬吠打断了他们的检测工作,苏杰告诉记者:“在夜间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打断工作,而且经常被人误会是不法分子,每次都要多番解释,还要拿出工作证件,人家才会相信。”说完,苏杰径自笑起来。 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记者不由得感叹道:“当千家万户团圆时,他们却继续在深夜里前行探寻,天气的寒冷挡不住他们坚定的脚步,他们用辛勤和汗水默默地守护着地下‘供水脉搏’的运行稳定,为那些在春运期间踏上回家旅途的旅客提供用水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