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突破11.2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随着国家总理李克强的不断推介以及中国高铁技术自身的过硬,2014年我国参与境外铁路建设项目348个,累计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6亿美元,我国铁路设备已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并实现了从单纯产品输出到产品、工程、技术、标准全方位输出的转变。 对于中国铁路来说,过去的2014年收获的绝对是“大满贯”,不仅铁路建设突飞猛进,新线投产达到8427公里,大西高铁、贵广铁路、成绵乐客专、哈齐客专等客运专线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旅客出行,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1.2万公里。 中国最大的列车制造商之一北车集团副总裁余卫平日前表示,由于中国正在寻求出口其高铁技术,该集团有兴趣购买国外相关的铁路技术并为此已经同一些外国公司接洽。余的表态突显了中国想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的雄心,并有能力与德国西门子和加拿大庞巴迪进行竞争。中国政府鼓励其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并向有兴趣的国家承诺给予资金支持。 中国北车获国外铁路技术专利25件 中国北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69、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9、国际铁路联盟UIC、北美铁路协会AAR等国际组织标准提案及标准制修订工作。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1项,铁道行业标准187项。 2014年,中国北车获得软件著作权45件,申报专利1102件,其中发明专利600件,PCT及国外专利69件。2014年也是中国北车获国外专利的丰收年,共获得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授权专利25件,其中日本专利“双侧半弹簧式托头带载横向调整机构”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一次在日本获得授权专利。 截止到目前,中国北车申请专利遍布全世界主要国家,共申请PCT专利192件,国外专利253件。 国外专利的布局,为中国北车轨道交通设备走向世界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表示,中国高铁拥有完整配套的系统集成能力,多种标准的生产能力、应对复杂多样环境的高铁建设和运营能力及高性价比等诸多优势,从长远来看,中国高铁具有非常好的“走出去”的前景。 事实上,中国高铁已绘制出一幅全球规划图:从东南亚直抵马六甲,向南到印度,向西经中亚诸国直达欧洲大陆,向北延伸到俄罗斯……国外媒体评论,中国雄心勃勃的计划是把全球用铁路线连接起来。 从铺一条铁轨到承包整个高铁项目,中国高铁正在把这张世界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