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沈阳12月1日电(司晓帅)发送旅客3105万人,抗击风雪58次,这是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铁运营一年间留下的数字。 哈大高铁1日开通运营满一周年,记者从中国铁路部门获悉,在过去一年中,哈大高铁经受了严寒酷暑、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考验,实现了全年行车“零”事故。 当日7时20分,沈阳商人马长杰乘坐由沈阳北站开往哈尔滨西站的D1351次列车,这是他近期第三次到哈尔滨洽谈生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谈起了两周前东北地区遭遇的罕见暴雪,“那场暴雪阻断了沈阳到哈尔滨的陆空交通,幸好哈大高铁还照常运行,让我的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由于地处高寒地区,纵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哈大高铁常常遭遇风雪侵袭。一年来,哈大高铁全线共降雪58次,累计降雪时间1120小时,最大积雪厚度87毫米。 据介绍,当暴风雪来袭时,哈大线路都会启动电热道岔除雪装置,对道岔进行加热融雪,必要时甚至安排人工除雪。铁路部门称,在高速公路封闭,民航班机停运的情况下,哈大高铁坚持限速不停运,全力满足沿线旅客的出行需求。 由于恰逢周日,与马长杰同乘D1351次列车的王先生和女友当天要到哈尔滨滑雪。而到了晚间,他和女友还要回到沈阳为新一周的工作做准备。 像王先生这样的游客在东北地区不在少数。哈大高铁的开通形成了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城市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也让“上午在哈尔滨喝茶,中午到大连看海,下午到沈阳逛街,晚上在长春听二人转”的东北一日游得以实现。 沈阳铁路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7月通过哈大高铁进出“北方明珠”大连的旅客近130万人,日均达4万余人;其中旅游客流占50%以上,同比增长近三成。 与此同时,哈大高铁的开通激活了沿线城市的“走廊经济”。哈尔滨、大庆的重化工业,长春的汽车工业、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大连的石化、造船和高新技术产业,鞍山的钢铁产业密集分布在哈大高铁沿线,“高铁速度”使它们得以快速流动和整合。 此外,哈大高铁的开通还增加了每年2000万吨的货运能力,这让中国的北煤南运、北粮南运、北木南运得到充分保障。 当天,哈大高铁启用冬季运行图,以200公里的时速应对东北地区冬季极端天气的考验。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专家张天维说,安全运营一周年的哈大高铁不仅让哈大沿线经济带的房地产、餐饮、服务业、加工业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也让东北核心城市和区域龙头的带动效应更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