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铁道网通讯员邢东升冯振荣)在过去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普遍印象,只有低廉的劳动力、微薄的出口利润和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尴尬地位,但是面对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也在高速发展,尤其中国高铁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946项高速铁路相关专利授权,十几年间,中国高铁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得到了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认可,开创中国制造新纪元。 今年的高铁更被放到外交的重要地位,10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东南亚时,促成了中泰“高铁换大米”,11月25日又同匈牙利和塞尔维亚总理在罗马尼亚共同宣布,三国将合作建设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世界范围内刮起一场“中国高铁旋风”,这不仅仅是对中国高铁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制造的信任,这样的信任来源于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据有关人士指出“通过与相关国家进行高铁合作,可以使中国不仅面向太平洋,而且面向西方,将中国西部大开发和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连起来,提高互联互通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高铁外交”带给国人的是经济,是距离的缩小,更是世界对中国制造的态度。中国制造将以先进,高端,优良的技术独领风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