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铁道网通讯员杨永全)4月22日,昆明铁路局推出全国首个铁路货运微信服务平台,推动货运服务进入“掌上时代”。据了解,“昆铁货运”微信平台通过与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相连,货主可以随时通过该平台查询到货物运行状态、配车及运力资源公示等货运服务业务,还可了解车站业务办理范围、铁路运费计算等。同时,通过微信互动功能,平台还可实时为客户解答问题,并受理业务投诉。(人民日报4月22日) 2013年6月铁路总公司实施的货运改革,可谓幸运地赶上这个日新月异、网络技术革新的移动互联网的大好时机。随着微博、微信以及APP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多媒体”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和互动方式走进铁路货运。同时,人们也将告别了曾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铁老大”窘境。取而代之的是服务热情周到的“店小二”。这一角色的转变,无疑体现铁总“入市”的勇于担当、乐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魄力;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基层站段的货运窗口部门积极响应,不断创新货运营销方式,努力顺应时代发展方向。 不难发现,“掌上时代”的出现既拉近了货运部门与服务客户之间的距离,同样也为货运相关事务的及时公开宣传打开了一扇窗。诚然,在公路、民航物流业呈现处“井喷式”发展的当下,铁路运输组织方式仍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原有的方式,毕竟“两轨一线”的特殊性注定了铁路货运车辆“到、解、集、编、发”各个环节造成的耗时耗力,也就注定了传统铁路货运在诸如快递、生鲜等运输产品的竞争领域,相较于迅速崛起的公路、民航业存在着天然的“缺陷”。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铁路在传统大宗货物的运输上仍具有低价、量大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且新媒体营销的介入,以及货运改革使“敞开收货”、“简化受理、随到随办”等服务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更接地气地体现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事实上,伴随“掌上时代”的“入侵”,进一步加快铁路货运走向现代企业、走向市场、走向客户的深刻巨变。 以“昆铁货运”公共微信平台为例,平台分设“运力公示”、“自助服务”、“系统管理”三大模块,客户通过自助查询可随时掌握货车追踪、运费试算、营业办理限制等必要信息,也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铁路货运有关工作,表达个人意见、发表建议。因此,铁路更好地实现了与服务对象乃至社会公众的互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潜在客户。 可以说,“掌上时代”下的碎片式服务、顺应时代大势,胸怀民众,这种一条龙服务也更加展示了铁路新形象,新风貌。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昆铁“掌上时代”的来临必将助推铁路货改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