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卡脖子”工程——由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中天山隧道(右线)完成铺轨和乌苏通沟大桥顺利合龙,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二线全线连通,为年底全线投入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吐鲁番至库尔勒铁路二线全长334.12公里,是中国新疆南疆通往北疆和内地的主干铁路通道,也是中国连接欧亚大陆的新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既有南疆铁路吐库段线路基础差,设备落后,病害多,运能低,已成为限制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且制约到塔里木盆地油、气、煤等资源综合开发,影响到欧亚大陆桥南通道的整体水平。 中天山隧道全长22.47公里,为全国第三、新疆第一长隧道工程,是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二线打通天山屏障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地质复杂,存在高地应力、突泥、岩爆和涌水等不良地质。 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中天山隧道(右线)2007年5月开工,2013年9月16贯通。该集团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有轨运输条件下硬岩隧道掘进机与二次衬砌同步进行的隧道施工新模式,创造了隧道掘进机独头掘进12753米的国内外施工记录,创新发明了《一种隧道掘进机主轴承大齿圈轮齿的开仓修复方法》,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钻爆法施工过程中,中铁隧道集团项目部针对中天山隧道超高水压,采取超前注浆技术,通过现场不断试验,成功攻克了在天山复杂地质结构中超高水压富水破碎带的施工技术难题。 据悉,吐库二线设计时速160公里,建成后,吐鲁番至库尔勒铁路年输送能力从原来的6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12小时缩短到5小时,路程由600公里缩短到478公里。对构建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建立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都具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