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领导人力推的高科技产品,中国高铁在重塑国内制造业企业形象、增加科技输出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已经呈现出逐步加快的态势,高铁的输出将推动工程建筑、设备制造、机车车辆、后续维护等一系列产业。 据印度媒体报道,中印两国正筹建一条造价约2000亿元人民币的高铁线路,计划名为“德里-钦奈高铁走廊”(Delhi-Chennairoute)。该线路建成后全长约1754公里,为全球第二长高铁线。而此前,据彭博社11月21日报道称,俄罗斯铁路公司(俄铁)第一副总裁AlexanderMisharin透露,该司筹建的莫斯科到北京的高速铁路,投资额可能高达2.8万亿卢布(约合600亿美元).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争议今年以来时有耳闻,而上述消息的传出,对于铁路基建行业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在国家面向未来长远发展而进行全球布局,规划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固有藩篱,加快高铁装备走出去步伐,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而结合“一带一路”和丝路基金等诸多政策的推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更是闻风而动,欲借助政策东风让企业飞得更高。 此前,一则股票停牌的消息,引发了国内对于中国高铁的新一轮关注。10月27日,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及旗下上市公司时代新材、南方汇通同时停牌。几家公司分别发布关于拟筹划重大事项停牌的公告,更使市场相信:中国高铁正在上演“整装出海”的一出大戏。如果南车和北车合并为一家公司,则可以增强两家企业的事先沟通,避免竞争过程的相互压价。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不断加大基建投资力度,铁路建设投资无疑成为拉动投资需求,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磅武器。从今年1-10月份主要行业增加值来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为12.3%,在主要行业中增速靠前。从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逐渐开启,铁路建设行业的景气度将不断提升,相关产业链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