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中国南车和北车宣布合并,南北两家高速列车生产企业国际市场相互拆台历史由此结束。 但是,亚洲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中国和日本高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正在进入白热化。从印度到泰国再到墨西哥的拟建高铁招标,这两国都在台上台下较劲。 作为一贯喜欢夹在中日之间朝鲜半岛的韩国,此时也不忘自己能成为中日高铁之争的调解人。近日,韩国JTBC电视台推出的综艺节目“非首脑会谈”中,中国和日本的嘉宾围绕“中国高铁算不算世界第一”吵了起来。中国嘉宾张玉安说,中国高铁世界最快,而且安全;而日本嘉宾寺田拓哉则坚称,最安全的是日本新干线。 据了解,综艺节目“非首脑会谈”在韩国人气颇高,是一档脱口秀节目,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在12月11日播出的节目中,中国高铁成了嘉宾热议的话题。 “中国高铁有过时速605公里的纪录”。张玉安的开场白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是人坐的吗?”寺田拓哉随即反驳道,“中国列车只是速度最牛,但安全角度还是日本最棒。”寺田拓哉说,“听说中国人太害怕,不敢乘坐的还是很多的。” 张玉安也不甘示弱:“日本速度很慢所以才安全的。”“那样(不敢坐)的人几乎都是日本人。” 两人的争论颇能反映中国高铁近年来的处境。事实上,中国高铁早已习惯了争议,不过在速度上,中国超过日本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日本共同社26日的一则报道称,日本打算在2016年将北海道新干线的最高运营时速提高到260公里,而中国京沪高铁的时速是300公里。 日本新干线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自1964年以来,新干线已经累计运送乘客超过100亿人次,从未发生过一起死亡事故。不过,中国高铁的安全性也并不差。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中国高铁没有采用接近每小时400公里的设计最高时速,而是以安全为先,将时速上限一直维持在每小时300公里左右。需要指出的是,温州动车事故的原因是组织和管理不善,跟列车本身并无关系。 2011年是中国高铁最黑暗的一年。面对潮水般的口诛笔伐,中国高铁能走到今天且快速发展,堪称“奇迹”。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高铁已经获得了国人的认可。 中国的铁路技术也正在获得国际上的认可:从年初南车出口阿根廷10亿合同金额动车组起运,到岁末800公里中泰合建铁路签约;从土耳其高铁竣工,到匈塞铁路签约;从渝(重庆)新(新疆)欧(欧洲)、苏(苏州)蒙(内蒙古)欧班列增开,到铁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受关注……不仅中国铁路装备跨洋落地投运,而且中国铁路建设技术、管理标准也将推延到欧洲、泛亚等地。 如果再进一步比较中日高铁,那么中国的优势则进一步凸显。截至今年10月,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2183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一半多,是日本的4倍多;中国高铁去年的客运周转量是2141亿人公里,是日本的2.5倍;京沪高铁平均票价为0.41元/公里,仅为日本新干线的1/3…… 最后,嘉宾们开始畅想“坐着列车从海南去欧洲”。“那天到来的话,真的会很美好。”“对,那时候一起见面,会很有趣。”随着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相信这样的想法会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