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三门峡讯(记者马建刚通讯员赵富林程军平)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是就有这样一个“老赖”,明明有钱却欠着不还。殊不知,最高人民法院为了解决执行难问题,开展了公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这名“老赖”在外地谈生意和生意伙伴乘坐高铁时被拒乘,顿觉颜面丢尽,于是主动和执行法官联系,与申请人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灵宝人赵某因做生意向卢氏县某银行借款18万元。借款到期后,赵某未及时偿还,卢氏县某银行将赵某起诉到法院,卢氏县法院依法判决赵某偿还银行借款18万元及利息。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将赵某位于灵宝市区的房产进行了查封,但赵某仍拒绝履行判决义务,且四处躲避,不与执行法官打照面。针对赵某刻意赖账的事实,卢氏县法院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 前不久,赵某和几个生意伙伴到河北某地谈生意,途中乘坐高铁时,被告知其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不能享受高消费服务,拒绝其乘坐高铁。看到同行的生意伙伴一个个买了高铁车票,赵某颜面丢尽,感觉到了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制度的强大威力,遂主动给承办法官联系,表示愿意主动和申请人和解,履行还款义务。随后,赵某第一时间来到卢氏县法院,在与申请人当面协商后,签订还款协议,承诺分期偿还。法院也及时将其失信信息在相关系统中予以屏蔽。 经过此次拒乘事件后,赵某感触颇多:“被限制高消费真是太不方便了。以后,我一定要诚信守法,踏实做人。” 作者:马建刚赵富林程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