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目前青岛和山东半岛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做得不够。”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程国有说,比如交通一体化的问题,目前区域与区域之间还有过路过桥费,这本身对经济的发展就是一种阻碍。 “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就是要降低最大的交通交易等成本,包括基础产业的成本。”程国有说,“青岛市目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现在正在搞轨道交通,不过我觉得轨道交通发展速度还是有点慢,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了,在这方面建设要有超前意识。” “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后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不过这也需要推动要素。”程国有说,需要有聚集性的政策和措施,比如税费优惠,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青岛落户。同时,还要考虑到跟周边区域时间成本、交通成本以及商品交易成本的问题。 西海岸新区成立后,将扩大对外对内开放。19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西海岸新区的获批对青岛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将推动青岛保税港区申报青岛自由贸易港区。专家称,区域要想成为龙头,必须在高端要素上要功夫。 关键词经贸金融合作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对外开放。推动有关航运支持政策先行先试,提高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在山东省规划建设报税功能联动区,在适当地区设置保税仓库、保税工厂,形成保税仓储、加工与运输紧密相连的格局。实行更加便利的通关政策。 深化与日韩的经贸金融合作。积极承办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各级别会议和相关活动,申办泛黄海经济技术交流会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加快韩元挂牌交易试点,推动中日韩本币跨境结算。争取开通韩国仁川、平泽铁路轮渡航线和中韩海陆货运联运通道,探索建立三地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 加强与欧美和新兴经济体合作。以青岛中德生态园为载体,扩大与德国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城镇化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与欧盟国家产业和技术合作,举办中欧商品交易会等活动。依托金砖国家伙伴城市论坛等平台,推进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技等领域合作。 创新区域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港口、铁路运营管理合作。发挥青岛作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陆海交通走廊的作用,依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强城市间合作,促进铁路港口交通动脉贯通、能源水利网络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发展。 专家解读推进自由贸易港区申报 “青岛西海岸新区将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先行区。”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说,这里有国家级的开发区、保税港区、中德生态园,还有中日中韩创业产业园等一系列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肯定要发挥它们的作用,西海岸新区就是以海洋经济为主体,获批后对山东半岛建设蓝色经济区有重要的作用。“我觉得西海岸新区成立后可以提供三个平台,一个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同时还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平台,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化市场体系。”马卫刚说,另外,就是转型升级的平台。 “目前青岛自由贸易港区的申报已经报到了国务院,目前正在深化方案,西海岸新区的获批,将推动青岛保税港区申报青岛自由贸易港区。”马卫刚说,可以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便利化改革政策举措,研究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外资准入及后期监管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为西海岸新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氛围。 “区域要想成为龙头,作为领先的地方,必须在高端要素上要功夫。”程国有说,首先各种商品交易平台要重点突破,比如说金融资本要素平台,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资本聚集。同时还得有资本产权交易所。“一个城市是不是龙头,现在就看高端商品要素发不发达,像上海就有各种各样的交易平台,将来如果没有这些平台的话,就成不了龙头。”程国有说,西海岸新区有这方面的基础,有橡胶、棉花、汽车零配件等平台,今后把这些交易平台扩大,做成整个山东区域服务的平台,这样龙头地位才能发挥出来,这对整个经济是有推动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