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0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了解到,铁路客票延长预售期后,为了最大限度方便旅客,让旅客充分利用车票资源,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退票、改签规则。对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的旅客,将不收取退票费。(11月30日新华网)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11月15日发布的消息,自2014年12月1日起,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将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退票费政策不变。消息一出,顿时引发网友热议,赞扬利民新政者有之,吐槽运力不增预售期再长也白搭者有之,指责铁总紧盯退票费牟利有之,谩骂“铁总拍脑袋决策”者恒有之。仔细分析各种言论,笔者认为,网友的呼声其实是对铁路或者国家的热切关注,是对个人利益休戚相关或者整体环境差强人意的一种宣泄。 还好,铁总对网民的呼声比较关注。时隔15天后,铁路又发布消息称,对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的旅客,将不收取退票费,比现行20天以内收取退票费的基础上又减少了5天,用实际行动回应了铁路紧盯退票费不放的“无端指责”。无可否认,面对13亿人口超级大国和非常态的春运迁徙,人们总在抱怨买不到票、挤不上车,埋怨交通运输不畅运力不足,进而心生怨恨吐槽谩骂,这些都可以做为一种现象来理解和看待。人们可以摒弃铁路更改行程,铁路却只能在最大限度扩充运力、规范票源、提升服务上下功夫,这也是国有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前提。 对铁总新政能不能真正地将囤积的车票“变现”,重新投放进车票预售市场,加速车票的合理流动,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和春运复杂环境考验,不宜过早评论。但从表象上看,配合12月10日的全国铁路调整运行图,多条新线路开通运行这一利好消息,无疑释放的将是一个积极信号。 从今天起,预售票期将逐步延长,60天的超长预售期和以15天为节点的退票费范围能不能起到“理性购票、错峰出行”的调节作用,能不能分导分流客流压力,有待2015年春运大考的检验。在这期间,希望铁路部门能够根据市场形势和变化以及群众的呼声,及时合理地发布更为便民利民的好政策,提升服务品质,真正让利于民。广大旅客也要充分理解铁路资源是13亿国人的公共资源,思虑的是13亿国人的综合方便,提升的是数以亿计的无差别化服务,对待铁路新政要放开眼量,摆正心态,勿棒杀、勿谩骂,勤吐槽、看变化,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赵副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