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火车票抢购的大幕即将拉开。本周日将开始发售春运首日的火车票。目前,旅客可以选择五种方式购买火车票,分别是通过网络购票、电话订票、火车站窗口购票、手机APP客户端购票和自助售票机购票等几种方式。本报今日推出年末火车票购票攻略,希望为您找到适合自己的购票方式。(12月1日《京华时报》) 春运火车票预售在即,铁路部门未雨绸缪,精心设计的五种购票方式,均已准备就绪、虚位以待。而在此前,铁路部门推出的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费、60岁以上老人可优先安排下铺等新政,使公众充满期待。特别是,媒体根据五种购票方式推出的“2015春运火车票购票全攻略”,给公众提供更多更优选择,满足了公众将春运“一票难求”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美好预期。 不可否认,五种购票方式,特别是手机APP客户端购票、网络购票,不仅可以获得更加提前的预售期,还可以足不出户买到火车票,因而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铁路部门票务工作重心似乎发生了偏离,甚至患上了“网络依赖症”,过度依赖于网络购票。问题是,网络购票,并非是想象中的那么快捷。去年春运期间,各地网络订票异常火爆,被“卡壳”的故障时有发生,导致购票系统经常“罢工”。当人工排队买票受阻,网络购票无望时,将会使更多的人陷入“一票难求”的困境。 从技术上来说,保持手机APP客户端购票、网络购票系统畅通,并不存在太多困难。但考虑到火车票的特殊性,尤其是每年春运期间,一张车票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弦,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公平与便利”,避免网络购票“添堵”,反而催生更多“一票难求”,损害公众平等享受铁路服务的权利。特别是,务工人员是春运期间乘坐火车的绝对主力,而大多数务工人员不懂网络,即便是有的懂网络,也不具备从容上网的现实条件。也就是说,网络购票对于务工人员来说,仅是一块画饼。 因此,针对“春运购票攻略”,铁路部门应及时调整服务策略,除了畅通网上购票渠道之外,在选择售票方式上要多途并举,兼顾各方需求,特别是要维护务工人员的利益。比如,在客流量较大的火车站售票大厅,大幅度增加售票窗口,全部对外开展售票服务,并延长售票时间;又如,在火车站附近及城市流动人口密集处,设立多个售票服务点,以此分解火车站售票大厅购票的人流;再者,开展赴大型企业、高等院校上门预订业务,实行售票服务关口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