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访泰国的“高铁换大米”,到访问中东欧的“高铁换牛羊肉”,“外交服务民生”始终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以贯之的理念。2014年,超级推销员李克强对中国铁路的推销业绩十分显著。 5月,李克强访问埃塞俄比亚和非盟总部、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中铁建获尼日利亚119.7亿美元铁路大单,这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这条尼日利亚沿海铁路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标准,西起尼日利亚“经济首都”拉各斯,东至卡拉巴。另外在访问肯尼亚期间,李克强促成并见证了中肯关于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相关合作协议的签署,涉及金额约38亿美元。蒙内铁路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涉及金额38.04亿美元。 10月,李克强访问德、俄、意、粮农组织总部并出席亚欧首脑会议。访俄期间,中俄两国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根据俄政府的计划,莫斯科-喀山铁路这一高铁项目全程770公里,总投资1.068万亿卢布(约合178亿美元)。中方向项目吸引商业资金、建立联合企业和在俄罗斯境内制造机车车辆,以便推广中国技术。 12月,李克强访问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并出席上合组织总理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访问成果显示,中国将与匈牙利、塞尔维亚合作建设连接贝尔格莱德与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该项目将完全采用中国技术,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28.9亿美元;在泰国,中泰双方企业签署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泰铁路总长800多公里,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将全部使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预计需要投资4000亿泰铢(约合122亿美元)。 点评: 李克强总理今年出访了五次,涵盖欧亚非10余国,在30多天的出访时间里,共出席了270余场活动,见证了250多项合作文件的签署,至少为我国企业带来了1400亿美元的大单,其中铁路项目签单占总额的1/3强。当“铁路外交”成为中国的一张高档“名片”,就意味着中国向世界展示自主创新的国力升级版已然上线,意味着中国已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开始转身。无论是“高铁换大米”还是“高铁换牛羊肉”,都是一盘以化解国内产能、加强区域合作、寻求多方共同利益的大棋。而中国铁路,已然是中国总理谋求对外合作开局的一枚得力的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