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沪汉蓉大通道,不得不提到宜万铁路,也就是宜昌到万州这段,这也是大通道的瓶颈,它也有“世界最难铁路”之称。 地处湖北西南山区和重庆境内、全长377公里的宜万铁路是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宜万铁路穿越的绝大部分地域是喀斯特地貌,遍布岩溶、暗河等不良地质。 宜万铁路有隧道159座 说起这段铁路,还有一段悠长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川汉铁路几起几落,搁置多年。上世纪90年代,川汉铁路规划重启。1997年,铁四院正式接手进行宜万铁路前期规划研究。最早确定的是单线铁路,最高120公里时速。2003年,最终确定按160公里时速建设,修建单线并预留复线。2005年,铁路部门又确定宜万线一次性建成双线。2008年进一步对方案优化,提出满足200~250公里时速的动车开行。 这么一段铁路,是如何艰苦打通的呢?武汉铁路局介绍,宜万铁路有隧道159座(按150~200公里的时速计算,大约途中会开行2小时左右),被称为“桥隧博物馆”,桥隧占比为世界之最。 34座隧道被评估为高风险隧道 “宜万铁路桥隧比例占全线总长74%,修建难,最难在隧道。”以位于鄂渝交界的齐岳山隧道为例,隧道全长10528米,通过了15条断层、3条暗河,施工管段均为溶岩地层,设计最大涌水量74.3万立方米/天,水的压力,足以从地面将水送到100层高楼。隧道上方220米处就有暗河,水量最大达40多万方。被国内专家和同行公认为世界级难题,施工时,多名工程院士、专家多次现场会诊。 宜万铁路共有隧道159座,70%位于石灰岩地区。其中有34座隧道被评估为高风险隧道,其中长度10公里以上隧道3座,除了无法预测的溶洞,还有暗河。为了建设,使用了包括激光导向仪、红外探水仪、地质雷达等一批科技含量极高的设备,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险情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200多米,花了1年时间 位于湖北省长阳县贺家坪镇境内的五爪观隧道,是一座开凿在峭壁上的隧道。站在隧道进口,满目幽深的峡谷、暗河、溶洞、滑坡、崩塌、断层破碎带,犹如一个个变幻莫测的陷阱,成为施工的“拦路虎”。地质教科书上所称的不良地质,在此全部“聚齐”。 而最难是齐岳山隧道,坐火车经过,只需几分钟,贯通却用了6年。2008年10月底,齐岳山隧道仅仅只剩200多米,施工队却奋战了整整1年。 宜万铁路在宜昌架桥还是掘隧过江也是多次论证,隧道过江方案曾作为工程首选,因为宜昌长江水域已有好几座跨江大桥,过多的江上建筑物将影响长江航运,而且会影响沿线居民。但在论证过程中,有专家指出,隧道过江方案在施工爆破和建成运营过程中带来的震动与噪声,可能惊扰中华鲟的繁殖和洄游,最终还是选定了架桥过江方案。 岩石里装监控感应采集隧道变化 宜万铁路开通后,武汉铁路局介绍,他们将采取国内外先进的钻探、物探等科学手段对线路溶腔、溶洞、溶槽等进行动态探测和线路养护。 在8个一级高风险隧道里,岩石中安装了监控感应装置,24小时采集隧道内结构变化,开通后,隧道“体质”变化了如指掌。“如果有石头发生松动,就会立即感应将画面传到车站终端,及时得到处理。”武汉铁路局表示,在重点路段安装视频监控,与武广高铁一样紧盯运营情况,面对突发问题可及时应对。 |